董路详解青训新模式:不签球员不赚签约费,靠“四化”破局
在近日接受《中国企业家》专访时,知名足球评论员董路系统阐述了其打造的“足球小将”青训体系运营逻辑。面对外界“靠孩子赚钱”的质疑,他明确回应:“我们不与孩子们签约,也不收取球员交易签约费。”
这一青训项目通过“国际化、媒体化、商业化、精英化”的四维模式,在八年投入约1800万元的基础上,逐步探索出可持续路径。董路透露,其核心战略包含两大主线:推动优秀苗子赴欧深造,以及打造“2034杯”小学生足球赛事IP。目前该赛事已举办至第五届,实现稳定盈利,今年吸引120支队伍参赛,单场直播观众破万,现场门票销售超万张,上座率超越部分职业赛事。
财务数据显示,团队运营仍面临压力。去年单场比赛成本达60-70万元,净利润约10万元。除赛事收入外,流量变现与商业赞助构成重要补充。2024年主赞助商合约到期后,团队一度陷入困境,员工月薪仅3000元,直至今年7月比亚迪接任主赞助商方缓解危机。
针对传统青训闭门造车的痛点,董路阐释了差异化路径:通过国际赛事历练提升球员信心,借助媒体曝光塑造集体荣誉,依托社会资本替代行政拨款,同时坚持精英选拔标准。他坦言早期未与学员签约是战略失误,“若从头再来必定签约,当初过于注重情怀”。
在青训普遍亏损的背景下,董路强调行业共识在于难盈利,其团队通过商业创新在保留竞技本质的同时,正构建独具特色的足球青训生态。